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于1928年9月,其前身為原河南中山大學醫科。1930年醫科改為醫學院。1931建立省立河南大學附設醫院。1942年更名為國立河南大學附屬醫院。1952年更名為河南醫學院附屬醫院。1958年從開封遷址鄭州,更名為河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985年更名為河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00年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三校合并,醫院正式命名為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2年成為省部共建醫院。2017年臨床醫學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具有較強救治能力、較高科研水平和國際交流能力的三級甲等醫院,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縣級醫院幫扶示范基地、中國PTC突出貢獻團隊獎、全國優質護理服務優秀醫院、全國醫院后勤管理先進集體、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在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復旦大學)中,我院綜合排名位居全國19位,科研排名全國第4位。
醫院立足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健康中原建設,緊扣“兩個確保、十大戰略”,打造“一院四區”的高水平城市醫療集團,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目前,醫院有河醫院區、東院區、南院區、北院區共四個院區,四個院區在醫療同質化的基礎上,實現“差異化發展、優勢化互補”,突出不同院區的特色。河醫院區打造成為區域性疑難危急重癥救治中心,東院區打造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醫防融合高端醫療院區,南院區打造成為立足鄭州航空港區、輻射服務豫東南的綜合救治院區;北院區打造成為“大???、小綜合”的國家神經疾病區域醫療中心。醫院擁有河南省口腔醫院、河南省眼科醫院、河南省基因醫院,鄭大一附院兒童醫院、腫瘤醫院、心血管病醫院、腦血管病醫院、生殖與遺傳??漆t院、耳鼻喉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消化病醫院、腎臟病醫院、呼吸病醫院、血液病醫院14個院中院,總占地面積871畝,臨床醫技科室120個,病區279個。
全院有在職職工1455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2966人,正高級職稱613人,副高級職稱153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職工2163人,碩士3510人。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19人、973首席1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杰青4人、千人/百人計劃專家3人、中原學者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7人、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2人、河南省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河南省高層次人才10人、河南省教學名師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27人、河南省衛生健康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5人、中原基礎研究領軍人才2人、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7人。其中,有中華醫學會專業分會前任主委、現任主委和候任主委共4人,??品謺敝魑?人,常委20人。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專業分會主委3人。其他國家級學術團體主委6人(含會長),副主委(含副會長、副理事長)24人;國際學會專業分會委員3人。河南醫學會各專業分會主委58人,候任主委7人,副主委124人;其他省級學術團體主委(會長)48人(含名譽主委6人),候任主委3人,副主委(含副會長)47人。在國內外雜志擔任編委以上職務的有300多人。
醫院科研平臺日臻完善,現有院士工作站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3個,省級國際聯合實驗室20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78個,校級研究機構21個。近五年來,醫院科研立項和獲獎總數穩居河南省衛生系統首位,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一項為第一完成單位,一項為第二完成單位 ),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其中,《腎臟病科普叢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河南省西醫領域和科普領域“零”的突破。2020年至2022年,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立項297項,平均每年立項近100項。
鄭州大學臨床醫學ESI排名,2022年底為0.908%,排名進入1‰,對鄭州大學ESI貢獻度達到50%。2022年臨床醫學繼續成為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目前醫院有國家臨床重點???1個,省醫學重點學科32個,省醫學培育學科8個。醫院有1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神經疾病區域醫療中心),7個省級醫學中心(呼吸、神經、創傷、婦產、骨科、口腔和傳染病)。在醫院前期發展基礎上,將各類學科進行統籌布局,按照“優勢特色、重點培育、潛力交叉三類學科,圍繞臨床、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打破學科邊界,形成以優勢學科橫向輻射帶動、縱向深入發展的重點學科研究方向群,充分利用互聯智能、臨床大數據等優勢助力醫院發展。
醫院以心、腦、肺、肝、腎、耳鼻喉、眼、婦產科等優勢學科為支撐的大器官疾病綜合診治技術處于全省領先地位,達到國內一流水平。近年來,一大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新技術在我院得到應用,多項技術填補國內、國際空白。自2014年起,我院泌尿外科、婦科、胸外科、肝膽外科、結直腸肛門外科、心臟外科等科室應用達芬奇機器人開展近萬臺手術,創下單機年手術量的最高世界紀錄,肝腎肺移植數量穩居國內醫療機構前列,其中2021年完成兒童腎移植 109 例,位居全國第一;3D打印技術在骨科、耳科、泌尿外科等多個學科開展。2019年,我院董建增教授的“肥厚型心肌病子代遺傳阻斷”與劉冰熔的“內鏡下胃成形術”填補國際空白。2020年,我院孫瑩璞教授、徐家偉教授團隊完成國際首例通過“植入前胚胎單細胞基因組微缺失微重復識別新技術(GeMiLa)”幫助遺傳性手足裂患者誕生健康嬰兒。2021年,心血管外科馮德廣教授團隊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三瓣聯合“瓣中瓣”介入手術填補國際空白。2022年,肺移植外科趙高峰教授團隊中國首例心臟雜交手術聯合肺移植術“修心換肺”。
醫院是河南省培養高級醫療衛生人才的臨床基地,實行三個“院系合一”管理,臨床醫學系、醫學檢驗系和口腔醫學院與醫院合一管理,承擔著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醫學檢驗系、預防醫學系、口腔醫學系及醫學影像系的本科,碩、博研究生和留學生的教學任務。醫院是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河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是河南省??漆t師培訓中心,臨床醫學和護理學是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所有二級學科。醫院臨床醫學專業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專家組專家評定,住培工作實現榮譽“大滿貫”。先后榮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教育部“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一等獎1項,第八屆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競賽中榮獲特等獎。首屆全國來華留學生技能競賽中榮獲優異團隊、最佳合作團隊以及內科、兒科單項桂冠。我院專家作為主編國家規劃教材6部,主編代表性專著88部。2021年獲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
醫院醫療設備在數量和質量上位居國內前列,有高端螺旋CT38臺、核磁共振(MRI)34臺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系統(PET/MR)1臺、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儀(PET/CT)3臺、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儀(SPECT)6臺、回旋加速器1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4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30臺、直線加速器8臺、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TOMO)1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400余臺、海扶刀2臺等。醫院還擁有國內一流的現代化生命支撐系統,ICU、CCU、NICU、RICU、PICU,CT復合手術室、磁共振復合手術室、DSA復合手術室和骨髓移植中心設備均屬國內領先。
醫院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四個院區” 的互聯互通、數據統一、標準統一。實現了全院級的 HIS、LIS、PACS,移動查房,移動護理、電子病歷、臨床路徑管理、門診“一卡通”就診等,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達到國家六級水平,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四級甲等,居國內前列。設在醫院的國家遠程醫療中心省內覆蓋全省 18 個市、25 家省/市中心醫院、170 余家縣醫院、200 余鄉鎮/社區醫療機構。省外直接聯網 100 余家醫療機構,涵蓋新疆、四川、山西、山東、貴州、云南、福建、遼寧、河北、青海等。中心還與美國、俄羅斯、贊比亞等國家醫療機構實現了互聯互通,開展常態化、規?;h程醫療業務。
近年來,醫院堅持“引進來、走出去”與高質量發展相結合,不斷加強國內、國際間交流,與國內一流強院開展合作項目的同時,先后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英國、瑞典、挪威、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進行科研技術合作交流,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在援外工作中,我院共牽頭參與了20批次援非醫療隊,先后建立中國-贊比亞遠程醫療會診中腔鏡中心、前列腺微創治療中心,展現了大愛無疆的人道主義精神,2022年,我院成功舉辦巴基斯坦遠程醫療培訓班,反響熱烈,為增進中巴伙伴關系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建設國內一流強院,持續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科學謀劃醫院發展規劃,我院制定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三年行動計劃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該計劃提出的重點任務共有6部分(即“一個全面,五新建設”)69項行動任務,涵蓋黨的建設、醫療、護理、服務、學科建設等內容。全院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在工作中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創新思維,通過落實“一個全面,五新建設”,與時俱進、乘勢而上,進一步激活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挖掘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潛力,力爭到2024年使醫院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爭取一年實現新開局、兩年實現新提升、三年實現新發展,奮力書寫一附院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群組織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政機構
醫院先后被評為:全國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愛嬰醫院、國家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河南省雙十佳醫院等。近年獲得的國家級獎項如下:
1.五一勞動獎狀(抗災救災先進集體) (中華全國總工會 1991.10)
2.臨時病區黨支部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中共中央組織部 2003.6)
3.全國醫院感染管理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醫院感染專業委員會 全軍醫院感染專業委員會2003.8)
4.2005-2007年度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008.5)
5.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競賽銅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008.5)
6.工人先鋒號抗震救災重建家園 (中華全國總工會 2008.10)
7.全國衛生系統護理專業巾幗文明崗 (衛生部、全國婦聯、總后勤部衛生部 2009.5)
8.2011年度醫院改革創新獎 (衛生部醫管司 健康報社 2011.12)
9.全國文明單位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11. 12)
10.第三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華中賽區一等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2. 04)
11.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中共中央組織部 2012.06)
12.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第18批援贊比亞醫療隊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8.12)
13.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14.我院國家緊急救援隊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
15.我院工會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中華全國總工會 2020)
16.我院重癥隔離二病區榮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全國婦聯2020)
17.我院護理部榮獲“2018—2020年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科室”(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
醫院總機:66913114,67966114
咨詢電話:河醫院區 0371-67966263 / 6266 / 6261 / 6262
鄭東院區:0371-66278517/66278518
監督電話:66913096(工作時間) 66913084(非工作時間)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